隨著科學技術進步,智能化敲響了每家企業的大門,化工行業也被國家應急部印發關于“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的建設指南,細化了UWB人員定位系統建設的技術要求,對企業建設化工廠定位系統提出了具體建設指南。四相科技通過自研uBeacon+ibeacon融合定位技術,推出了化工廠定位系統解決方案,旨在建設智能化為化工園區,全面提升企業風險管控能力和精細化安全管理水平。
化工廠生產區域常見安全隱患
1.環境復雜。各類裝置設備都存在危險隱患,管道密集,設備遮擋明顯,人員分散復雜不利于人員管理;
2.作業操作場景復雜,巡檢困難,安全事故頻發;
3.重大危險源較多,在化工品生產過程中各類物質的混合都具有爆炸的的特征。
所以說,在化工廠9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和人員有關的,比如:沒有按照正確的操作作業、現場安全監管不到位、巡檢檢查漏洞以及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所以要加強化工安全管理,推行“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建設,通過四相科技uBeacon+ibeacon融合定位技術,開展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化管控、人員自動定位、智能視頻監控等信息化技術的建設和應用,實現智能化管理。

化工廠定位系統政策推進
政策一:國家應急部2021年9月10日發布關于印發《“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特殊作業許可與作業過程管理系統建設應用指南(試行)》等三項指南的通知:
本文件細化了人員定位系統的建設內容和技術要求,對企業建設人員定位系統提出了具體建設指南。
政策二:山東省應急管理廳 發布魯應急字〔 2021〕 107 號文關于印發《全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工作方案( 2021-2022 年)》的通知 :
文中提到各危險化學品企業選擇一套或者幾套生產儲存裝置,開展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化管控、人員自動定位、智能視頻監控等信息化技術的建設與應用,取得經驗后全面推開。 試點建設在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全面推廣在2022年9月底前完成。
所以,綜合各地關于化工安全政策的頒布,明確了危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的要求后,四相科技應政策要求和企業需求,在通過UWB高精度融合定位技術實時獲取人員、設備以及車輛位置信息,配合數字孿生技術打造了三維可視化安全管控平臺,為其安全生產提供有效解決方案。同時該平臺作為化工廠定位系統、視頻監控、圖像AI與行業應用的橋梁,可以有效提升定位系統的可集成性和功能的靈活性,最大化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安全責任大于天。基于化工行業的特殊性,四相科技將持續攻堅創新,不斷優化現有化工廠人員定位系統方案,加強定位技術與其他傳感器技術、化工生產MES系統的深度融合。從人員安全作業流程化管理的角度出發,著眼于生產要素位置信息,用位置物聯網技術賦能化工企業安全生產。
推薦閱讀:
隨著《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十四五"礦山安全生產規劃》等政策深入推進,井下人員精確定位系統已成為礦山智能化改造的強制性要求。不論是政策強制要求,還是實際風險管控以及數字化建設的數據需求,區域定位均漸漸無法滿足。新田
四相科技礦用人員接近防護系統UWB人員身份識別方案,可融合不同電子圍欄技術,在實現預警區域、危險區域分級報警管控的基礎上,還能滿足政策和實際場景中對人員身份識別的需求,支持不同報警邏輯組合,減少誤報警和非必要停機造成的生產損失以及無權限人員誤操作設備事故發生。
2025年4月3日,應急管理部印發《煙花爆竹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倉庫安全管理部分建設技術指南》,文中提出了對煙花爆竹企業人員定位的建設要求,要求實現庫房內作業人員數量超過核定人數時的報警功能。作為高危性傳統產業,煙花爆竹行業在傳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