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內定位行業,解決定位的方法有很多,而在室內定位行業我們聽到、談到最多的都是其應用。對于場景應用我想每個了解的人都能想到幾個,而說到其定位方法,知道的估計寥寥無幾,特別是有需求的用戶,你更應該了解一些定位方法,因為不同的定位方法其定位精度是存在差異的,用戶對于精度的要求也是不盡相同。

接收信號強度定位法
接收信號強度定位法是通過信號強度和已知信號衰弱模型來估計接收點與待測點的距離,根據多個接收點離待測點的距離值畫出圓,多個圓的重疊部分就是待測物體。
在移動裝置中,接收信號強度常用接收信號強度指標RSSI來表示,在理想環境中這種方式可以獲得較為精確的定位。然而RSSI受信號反射、散射、繞射等多重路徑衰減與遮擋影響嚴重,實際上存在一定誤差。
到達時間定位法
到達時間定位法和接收信號強度定位法類似,只不過計算接收點和測量點之間的距離是采用無線信號傳播時間乘以無線信號傳輸速度。
由于無線信號傳播速度是30W km/S。這就要求待測點和多個接收點之間要有非常精確的時間同步。然后高精度時間獲取成本非常昂貴,即使微秒級的時間誤差也會造成數百米的距離誤差,因此在短距離定位上誤差較大。
接收信號角度定位法
接收信號角度定位法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定向天線測量出信號來源方向,多個接收點同時按照接收角度畫出直線,直線的交點就是目標位置。
信號角度定位法的優點是不需要每一個接收天線都做時間同步,誤差來源主要是角度解析的誤差。在距離越遠的時候角度解析的誤差影響越大,同時由于信號反射和折射可能造成最終計算出來的被測點是發射點而不是被測物體本身。另外由于定向天線的制作對測量角度的計算影響較大在實際應用中會比較麻煩。
如果只是采用以上任何一種方法最終的定位精度也只能做到區域定位,確定你處于某一個柜臺附近,而無法定位到你手中拿的是哪件商品你與哪件商品有互動。如果想要獲得更精確的定位信息,那么就需要更高精度的定位方法,同時還要結合其他技術。
隨著《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十四五"礦山安全生產規劃》等政策深入推進,井下人員精確定位系統已成為礦山智能化改造的強制性要求。不論是政策強制要求,還是實際風險管控以及數字化建設的數據需求,區域定位均漸漸無法滿足。新田
四相科技礦用人員接近防護系統UWB人員身份識別方案,可融合不同電子圍欄技術,在實現預警區域、危險區域分級報警管控的基礎上,還能滿足政策和實際場景中對人員身份識別的需求,支持不同報警邏輯組合,減少誤報警和非必要停機造成的生產損失以及無權限人員誤操作設備事故發生。
2025年4月3日,應急管理部印發《煙花爆竹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倉庫安全管理部分建設技術指南》,文中提出了對煙花爆竹企業人員定位的建設要求,要求實現庫房內作業人員數量超過核定人數時的報警功能。作為高危性傳統產業,煙花爆竹行業在傳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