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人員定位系統精確定位誤差0.3米,準確掌握井下坑道工作人員的位置,符合并滿足2021年煤礦安全新標準,實現井下人員的精確定位。細算起來目前只有四相科技UWB融合定位能根本上解決礦用人員定位系統在定位精度、信號強度和系統穩定性等多方面存在的問題,實現對井下人員和設備的實時定位,定位精度達到厘米。那么,對于井下能全面覆蓋定位的無線通信有什么特殊要求呢?
礦用人員定位系統無線通信特殊要求
1.礦用人員定位系統無線通信除應滿足傳輸速率高、時延小、并發數量大、可靠性高、性價比高等要求;
2.需無線全覆蓋煤礦井下長達10余千米的巷道。煤礦井下巷道長達10余千米,巷道中布置有機電設備、車輛和行人,需無線全覆蓋;
3.無線發射必須本質安全防爆。煤礦井下有瓦斯等易燃易爆氣體,無線發射必須本質安全防爆,無線發射功率受限。因此在井下所有定位設備也必須滿足防爆要求;
4.無線工作頻段不宜過高。礦井無線傳輸衰減大,受巷道斷面、分支、彎曲、支護、電纜等影響,無線電傳輸衰減模型復雜多變。無線工作頻段越高,傳輸衰減越大,傳輸距離越近,繞射能力越差。在本質安全防爆條件下,無線工作頻段大于2.4 GHz時,煤礦井下無線通信距離小于800 m。

5.無線傳輸宜具有一定的繞射能力。采煤工作面布置有大量的液壓支架,以及采煤機、刮板輸送機、破碎機、轉載機、帶式輸送機、液壓泵站、移動變電站等。掘進工作面布置有掘錨機、帶式輸送機等。巷道中有帶式輸送機、電機車、膠輪車、絞車、開關等。煤礦井下空間狹小、設備多,難以保證無線視距傳輸,無線傳輸宜具有一定的繞射能力。
6.抗干擾能力強。煤礦井下大功率電氣設備啟停、大功率變頻設備工作時電磁干擾大,為保證系統正常工作,礦井寬帶無線通信系統應抗干擾能力強。
7.移動性要求不高。煤礦井下人員及車輛移動速度慢,對無線通信移動性要求不高。《煤礦安全規程》[9]規定,采用無軌膠輪車運人時運行速度不超過25 km/h,運送物料時運行速度不超過40 km/h。
礦用人員定位系統實現主要功能
煤礦人員精確定位系統采用UWB技術,通過在煤礦關鍵地點安裝攝像機、圖像分析終端等設備,利用智能化視頻識別等技術,實時監測分析礦井出入井人員、人數變化及煤礦生產作業狀態等情況,及時發現煤礦異常動態,自動生成、推送報警信息,實現全天候遠程監測。
作業人員的自動考勤及超時報警;
作業人員入井身份唯一性核實;
作業人員動態分布及定位監控;
通過點檢檢查功能,準確了解各崗位人員下井巡檢路線及到位情況;
作業人員靠近危險區域報警及事后跟蹤管理
車輛安裝特定識別卡,形成車輛定位,并且可以防止車輛與人員碰撞。
礦用人員定位系統是四相科技基于UWB定位技術自研煤礦人員精確定位系統,通過該系統實現了煤礦井下人員、設備等的智能監測,實現了煤礦智能管理模式。
推薦閱讀:
隨著《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十四五"礦山安全生產規劃》等政策深入推進,井下人員精確定位系統已成為礦山智能化改造的強制性要求。不論是政策強制要求,還是實際風險管控以及數字化建設的數據需求,區域定位均漸漸無法滿足。新田
四相科技礦用人員接近防護系統UWB人員身份識別方案,可融合不同電子圍欄技術,在實現預警區域、危險區域分級報警管控的基礎上,還能滿足政策和實際場景中對人員身份識別的需求,支持不同報警邏輯組合,減少誤報警和非必要停機造成的生產損失以及無權限人員誤操作設備事故發生。
2025年4月3日,應急管理部印發《煙花爆竹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倉庫安全管理部分建設技術指南》,文中提出了對煙花爆竹企業人員定位的建設要求,要求實現庫房內作業人員數量超過核定人數時的報警功能。作為高危性傳統產業,煙花爆竹行業在傳承文化、